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跨境特殊资产交易:外汇卡壳?3步合规破局

2025-07-18



某民营AMC去年想收购东南亚某光伏企业的不良债权,合同都签了,却卡在外汇管制上——3000万美元资金转不出去,眼睁睁看着项目被外资抢走。今年他们卷土重来,用3个办法搞定外汇难题,最终赚了500万。跨境特殊资产的钱不好赚,但找对路子,收益比国内高15%。


01
给外汇登记“搭梯子”

“以前外汇登记要跑5个部门,现在像网购一样方便。” 这家 AMC的财务总监说,今年外汇局出了新规:跨境特殊资产转让可以“先登记后付汇”,而且线上就能办。他们收购越南某企业不良债权时,先在外汇局数字平台提交 “资产转让协议+估值报告”,3个工作日就拿到登记凭证,比去年快了20天。


关键是“资产要对得上”:外汇局会核查“转让的资产是否真实存在”,他们特意请国际律所做了权属公证,附在登记材料里,一次性通过。某外资机构更绝,把“一带一路”相关的资产打包申报,因为政策鼓励,登记流程缩短到1个工作日。

02
给税务合规“排雷”

“别小看税务,曾有公司赚100万,税交了120万。” 跨境交易最容易栽在“双重征税”上。这家 AMC 收购新加坡某酒店不良债权时,发现新加坡要收10% 的资本利得税,国内还要再收 25%。他们的解法是:用“中巴税收协定”——中国和新加坡签过协议,资本利得税可以“抵免”,最终只交了15%。


更重要的是“合同写明白”:在转让协议里注明“税费承担方”,他们把“境外税费由卖方承担”写进去,避免后续扯皮。某律所跨境团队透露,80%的税务纠纷都因合同没写清,“花 5 万请律师审合同,能省50万税费”。

03
给资金闭环“装阀门”

“钱出去容易,回来难?得提前设计好回路。”他们在收购协议里加了个“美元质押”条款:用国内子公司的房产做质押,约定“境外资产处置回款优先还美元贷款”,既符合外汇局“资金用途一致”的要求,又避免资金滞留境外。今年一季度,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让3笔跨境回款顺利结汇,没被外汇局问询。


还有个“笨办法”:小额多笔。某机构把1亿美金拆成5笔2000 万,每笔对应不同的资产包,“单笔金额小,审批更快,还能分散风险”。


现在这家AMC的跨境业务占比从10%提到30%,年化收益22%。负责人说:“外汇不是拦路虎,是过滤器——挡住不懂规则的人,留下会玩的。”



© 2025 中鼎元品拍辅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0088号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