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地方AMC啃下5.8亿国企坏账:3招赚回2亿

2025-07-18

3a04034c354ab96faa85fb4518246f25.png

某省AMC团队第一次走进老糖厂时,车间里的机器上结着蛛网,办公楼的玻璃碎了大半。这家有60年历史的国营糖厂,欠着银行5.8亿贷款,还拖着300多名职工的社保——谁都知道这是块硬骨头,法院拍卖三次流拍,连全国性AMC都摇头。但两年后,这个烂摊子不仅活了过来,还为AMC带来2亿利润。



第一招:给债务“拆弹”,让各方都能喘口气

接手时,5.8亿债务像个乱麻团:银行要本息全收,职工要补缴社保,国资委怕担 “国有资产流失” 的责。团队花了三个月做 “债务 CT”,发现其中2.3亿是逾期罚息和复利,本金其实只有3.5亿。

他们的解法是“三方让利”:跟银行谈“本金打折+利息豁免”,最终银行同意按7折接收本金(少拿1.05亿),但要求 “先付2亿,剩下的分三年还”;跟职工签“社保分期补缴协议”,先补清退休职工的欠款(400 万),在职职工的社保从未来利润里扣;最关键是说服国资委:“与其让资产烂着,不如让它产生收益。” 他们承诺 “未来增值部分的30%归国资”,终于拿到了处置批文。

签协议那天,银行行长拍着桌子说“这是割肉”,但一年后看到糖厂复产,主动送来锦旗——比起坏账核销,7折收回本金已是最好结果。



第二招:给老资产“换赛道”,让闲置厂房生金

光解决债务不够,得让糖厂产生现金流。团队调研发现,当地水果产量大,却没有像样的深加工企业。他们拍板:把糖厂改造成“果汁加工基地”。

改造没走寻常路:不搞大拆大建,用最少的钱修生产线——花800万修复原有厂房,3000万引进二手果汁设备(比新设备省60%);找行业龙头“轻资产合作”,跟某上市食品集团签协议:对方出技术和渠道,AMC出场地和设备,利润按4:6分成。食品集团看中的是当地50公里内的万亩果园,省去了运输成本;给产品贴“怀旧牌”,保留老糖厂的logo,推出 “老糖厂鲜榨果汁”,在本地超市上架第一天就卖断货。

复产半年后,车间每天三班倒,每月净利润稳定在300万。那些曾骂 “瞎折腾” 的职工,现在拿着绩效奖金,主动给团队送自家种的水果。



第三招:借政策“东风”,让收益再翻番

团队没止步于加工业务,他们盯着地方政府的“僵尸企业处置补贴”—— 对盘活10年以上老国企的项目,按投资的15%给补贴。

申请补贴时,他们做了本“功劳簿”:列清楚“解决300人就业”“带动500户果农增收”“每年给地方缴税 800万”,附上职工工资单、果农合作协议、纳税凭证;请国资委出面协调,把项目纳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补贴比例从15%提到20%;拿到的1200万补贴没乱花,全投进冷链物流建设,现在果汁能远销北上广,溢价空间又多了15%。

两年后算账:果汁厂年净利润4200万,加上政府补贴和资产增值,AMC 不仅收回 5.8亿成本,还净赚2亿。更意外的是,当初豁免利息的银行,现在主动提出给果汁厂放贷——“优质客户都是从坏账里救出来的”。

地方AMC的优势,正在于这种 “接地气的智慧”:懂当地政策的松紧度,知企业的生存痛点,能把 “死资产” 和 “活需求” 拧成一股绳。这门生意,从来不是简单的 “低价买高价卖”,而是用耐心和巧劲,让沉下去的资产重新浮上来。

© 2025 中鼎元品拍辅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0088号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