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必然产物,通常又被称为不良债权,或不良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或者融资。对于不良资产产生原因和应对处置策略,理论界有许多解读,目前的观点有以下几点。
1.金融制度成因论
中国现阶段的金融风险,本质上讲是一种制度风险,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国家的独特表现形式,即经济增长促进企业软约束投资的大规模增加,然后从制度上倒逼中央银行的货币风险,经济矛盾通过金融矛盾表现出来。起过程大体是:经济规模扩张-效益下降-拖欠银行贷款-生成金融不良资产-支付危机-中央银行增加银行供给-隐形通货膨胀-经济秩序的重新调整。由此,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不是简单的技术性操作,应重点加强经济和金融制度的调整,消除生成金融不良的制度性根源。
2.信用垄断与金融管制成因论
该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的信用体系基本特点是银行垄断大部分信用供给和严厉的金融管制。在这种体系下,容易发生信用抑制、风险转嫁和信贷交易的内部性。由于银行垄断了大部分信用供给,各种信用需求最终只能有银行贷款或间歇性贷款来满足,在信用供给集中的同时,风险也向银行集中。在严厉的金融管制下,银行也难以通过金融创新来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只能自己承担各种风险。另外,信用观念不强、恶意拖欠、客户质量下沉,通货紧缩等原因,都成为银行信贷的成本,而这种成本也难以通过定价完全转移出去,最终大部分成本都由银行自行承担。由此,应通过增加信用供给、放松金融管制来抑制银行不良资产。
3.银行管理制度成因论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低效率、“委托-代理”链条过长、银行寻租、信用制度缺失、不良资产处置制度安排失衡邓,是不良资产的制度性根源。因此,应当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制度,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等,强化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管理和不良资产处置。
4.国有商业银行双重功能成因论
我国国有银行承担着两种功能,一种是基本功能,一种是公共功能。在履行基本功能的过程中,,行业性风险产生的不良资产具有普遍性和内生性;但其在履行公共功能时,承担的政策性风险和支付的履职成本无法分摊,导致产生超额不良资产。为此,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既要控制行业性风险,更要建立对其履行公共功能所支付成本的合理分摊机制,并从体质上逐步淡化其公共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由外生性原因造成的超额不良资产。
5.银行集中成因论
我国国有银行体制是集中化,使国有银行不存在流动性约束,有实力为企业实施再融资,并且债权人对项目融资的收益完全内部化。因此,银行有更大的激励对企业实施再融资,并为追求高收益,对高风险企业有更高的投融资倾向,其结果就是有更高的概率产生不良资产。为此,有必要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有更多的各类银行同台竞技、平等竞争,提高经营效率,借以降低不良资产。
6.行政性垄断成因论
我国现阶段银行业竞争效率低下、不良资产巨大的根本原因,是以国有制独占为基础的政府行政性垄断。所以,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在于从银行业产权制度上打破国有制的独占和垄断,使国有银行产权多元化。
7.经济转型成因论
在我国国有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源于财政分权的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和源于政治集权的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的结合,使得中国的银行业在各地区分别积累起了经济周期、金融财政化以及政策干预等原因而导致巨额不良资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财政分权制度,完善分税制,实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
8.混合产权制度成因论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了“次优”均衡路径的混合产权制度安排,使合法的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不仅影响了公司治理结构,也使经济主体缺乏内生的自我推动机制。为此,需要建立健全现代银行产权制度,有效引导各种激励机制,提高市场云翔效率,进而降低不良资产。
9.多种原因成因论
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有7个方面: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不到位,两者之间存在“共同产权主体”;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经济起伏剧烈;金融监管乏力;国有银行经营意识和风险观念淡薄,金融产品开发乏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企业过度负债,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不佳;社会信用环境差,企业故意逃废债;法治不健全。为此,需要加快金融法治建设,全方位整治信用环境,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强化信贷管理,强化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防止新的不良贷款产生。
来源:JR信息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侵删。